热搜: 博乐棋牌玩法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2023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主要会务干部、152家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约300人参加,围绕“支持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深入研讨与交流。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座谈会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的贺信宣示了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充分体现了对广大台胞台企的关心关怀。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积极扩大两岸交流往来,推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重大举措,助力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广大台胞台商参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希望广大台胞台商顺时顺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贡献力量。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大陆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前景光明,机遇前所未有,广大台胞台商要积极参与两岸经济产业合作,抢搭新的发展快车。厦门台协会长韩萤焕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将闽台融合发展纳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体现对台湾同胞的极大诚意。广大台胞台商受惠于各项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政策措施,得到了长足发展,更应观大势、明大义,积极参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北京台协会长陈文錧表示,台协要发挥凝聚台胞台商的重要作用,用心用情服务台胞台企,帮助台胞台企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表示,国务院批复《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帮助东莞台商抢抓两岸融合发展机遇,增强扎根大陆发展信心,莞台经济合作有望再创新的里程碑。成都台协会长高锦乐表示,西部大开发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台商开拓内需市场、拓展外销渠道提供了发展契机。台商要善于抢抓机遇,来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投资兴业。济南台协会长陈世伟表示,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有利于两岸企业携手应对外部风险,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持续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年轻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在会上介绍了大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以及支持台商台企发展的最新举措,并就台胞台商关心的议题答疑解惑。(完)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杭州12月7日电 题:杭州观察:如何放大亚运效应 提升杭州城市能级?
作者 王题题 韩巧燕
盛会落幕,城市起步。为更好地研究“后亚运时代”杭州如何抓住亚运机遇、放大亚运效应、释放亚运红利,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12月6日,“2023年城市治理‘双月论坛’第六期:‘放大杭州亚运效应 提升杭州城市能级’学术沙龙”在浙江杭州举办。
据悉,城市治理“双月论坛”是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为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城市范例而举办的品牌论坛。今年以来,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围绕“放大亚运效应、提升城市能级”主题,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走访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后亚运时代”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作出智库贡献。
“放大杭州亚运效应 提升杭州城市能级”学术沙龙现场。 主办方供图
当天,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在致辞中指出,2023年对于杭州而言意义重大,不仅圆满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杭州的城区人口还突破了1000万,晋升为第10个超大城市。此外,杭州全市GDP有望迈上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台阶,资源要素的虹吸效应会更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强劲。这些都是“后亚运时代”杭州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特征。
那么,“后亚运时代”杭州该如何持续放大亚运效应,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三处处长毛燕武通过分析亚运综合效应,对照城市能级指标体系,建议“后亚运时代”的杭州,要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管齐下,大力实施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从聚力场馆设施综合利用、聚力城市国际化纵深推进、聚力“体育+”融合发展、聚力品质生活共建共享等“六个聚力”思考提升路径,持续提升城市硬核实力、未来活力和特色魅力。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休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慧梅从杭州城市形象定位发展历程切入,指出近年来杭州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影响逐步扩大,杭州旅游和城市的国际排名稳步上升,但在国际传播对象、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基于此,她提出了国际传播对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国际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立体化、传播内容的模块化和定制化等传播策略。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浙江省休闲学会副会长凌平则围绕杭州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建言献策。在他看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申办”体育赛事的高峰,大型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必须找到出路。
通过分析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的设计、布局、特点和分类,他指出了目前杭州亚运会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困惑,并基于对洛杉矶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等国际上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总结,从赛后场馆利用生态链、场馆经营主体产业、场馆多功能开发、建立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等角度对杭州亚运会后场馆有效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张卫良则从代表国家的“赛”“会”数量、“赛”“会”以外的交流活动、“赛”“会”与城市创新等视角探讨杭州“赛”“会”的一些问题,并从增强城市国际化理念、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引进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国际友城、友好交流城市,增加代表国家的国际性会议,提升数字资源优势,着力文化内涵建设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和思考。
不同于其他专家角度,杭州市社科院党建研究所所长、杭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赵国青围绕扩大杭州城市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方面献策。
他建议,杭州应从“凝练杭州后亚运时代对外文化传播核心标识,加工并创作具有国际化表达能力的区域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赛会之都,拓展杭州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新渠道”“瞄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构建全球首选文化旅游目的地”等三方面着手。
而浙江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马力宏则认为,政府及杭州市人民应培育利用好机遇的意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升杭州的影响力。此外,杭州在放大杭州影响力时要注意实事求是,要处理好市内省内关系,引导民众合理科学宣传。(完)